Author: scarlet

口部肌肉發展要訓練 為語言能力奠基礎

撰文:言語治療師郭子欣 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都不同,有些小朋友我1歲多便能講出不同單字,2歲便能說出句子,與人溝通。但有些小朋友的語言能發展則較慢,事實上口部肌肉發展對進食及語言能力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。家長可以不同小遊戲,訓練小朋友口部肌肉,為其語言能力發展打好基礎。 口部肌肉包括面頰肌肉、唇部、舌頭及下巴的肌肉,會隨著年齡增長以及進食經驗轉變而不斷進步。口部肌肉的力度、控制、靈活度及協調性更是影響幼兒學習說話的重要因素。 幼兒日常進餐過程其實是很好的練習機會,但有些個案卻是因為經常進食細碎甚至

閱讀更多 »

小朋友有少少不滿就哭泣不停?

資料來源:家庭動力心理輔導員賴舜薇    小朋友有時候可能因為少少不滿,就會哭起來,家長可能已經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來安慰自己的小朋友,但他還是時不時便哭起來。這樣爸爸媽媽可能已經覺得很累 ,有一點無助和不知道怎麼辦,甚至覺得有一點煩擾。其實通常來說小朋友的哭泣,是一種情緒的表達。因為他們的語言未可以豐富到講一件完整的事情、他自己的感受和一些的想法,所以他們在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沿用他們嬰兒時期,最直接或者最快會得到救助的一種方式來表達,就是哭泣。   我們不要以為他們懂得行、懂得走和上了學,我們就需

閱讀更多 »

食肉就可以長肉?2至5歲食幾多肉先夠?

撰文:註冊公共衛生營養學家(英國)營養師吳珮瑜   雞腿、三文魚及豬扒…… 成年人一般都以為小朋友要長肉,就需要多吃肉。其實 2 至 5歲的小朋友,一天需要吃多少肉才足夠成長需要呢?家長又應該如何選擇呢?   於營養學而言,肉、魚、蛋、乾豆類、果仁及種籽等都同屬蛋白質類食物。衛生署建議2 至 5歲的小朋友每日需要進食 1.5 至3 兩此類食物,而1兩約為1 個乒乓球大小的肉類。家長應為小朋友選擇「去肥剩瘦」的肉類,盡量少吃內臟。茹素者應多吃乾豆類及果仁食物,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。   除了蛋白質

閱讀更多 »